Hey I’m back. 距离我上一次认真写东西已经过了一年又五个月。
一年又五个月前,我有过一段特别爱写东西的时光,我一度相信也坚持着文字是一件纯精神的事儿。我疑惑了,我思考了,所以我把想说的写了下来,这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我真的好久没有经历了,并且这种缺失我竟然一度不以为然。 现在的我总是笑那个时候的自己单纯执拗还有点儿矫情,但当初那个处处都不尽人意的自己,却有着我现在怎么样都赶不上的勇气。那个时候的我可以很坚定地写下“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我可以大声地告诉所有人— 人生有千百种活法,要找到最想要的那种。没有哪一种活法有着更了不起的意义,你的选择只是决定了你度过这一生的心情。我会告诉自己人生应该是一场回到当下的旅程,我写过“可能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契机,让你在一路狂奔,一路回望时,突然明白你就是你,你不过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你。你可以在每个失去的瞬间,感叹拥有过的珍贵,你也可以在每个白天或深夜的梦里,渴求未来的美好。但你不能否认,你拥有的只有当下”。十八岁的我还说过我没有什么欲望,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唯一会眼红的就是活得酷,没有焦虑,没有不安,活在自己的心里,没有输赢。一年又五个月后,即将迈入20岁的我,突然意识到我真的真的成长了很多,我做到了很多我曾经做不到甚至不敢想象的事情,我有了很多从前没有的能力,我多了很多朋友,我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我拥有了好多,但我不得不承认这一路折腾,一路奔闯,我真的把18岁的坚定和勇气落下了。情绪和周围的环境慢慢打破我的节奏,我慌了,我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我着急去规划它,我怕再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最终都会敌不过现实的残酷,所以我总是想着再多准备一点再多准备一点,就像Rabbit先生纳闷我为什么如此突然地想去实习,那是因为他错过了我之前在墨尔本疯狂投简历的那段日子。看着自己的resume,少得可怜的经历,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要抓紧时间去经历。好像突然就忘记了被实习所限制住的经历真的是很狭隘的。就像一份工作无法定义一个人,一份实习就更不可能定义一个人了。我好像差点儿就忘记了我为什么选择心理学,我为什么想学教育学,我又为什么对社会学那么感兴趣,我对这些知识的追求不是为了将来被一份简单的工作所定义,我渴望的是丰富的人生。我好奇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和每个人大大小小的不一样,我好奇充斥着这个社会的各种作用力和对于人类那强大的社会化历程,我好奇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怎么让那些可爱的小孩儿们认识并热爱着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这才是我呀,因为喜欢,因为好奇,所以坚持,这应该才是于我而言最精彩的经历吧。我多酷呀,我想学心理,我就真的转了专业,我想去澳洲,我就真的去了,我想试试实习,我就真的来上海了,所以我不怪这个快20岁的自己,哪怕她乱了节奏,差点儿忘记了初心,她还是一直在很努力地生活着,她从没停滞过,她跳出了很多以前不敢迈出的条条框框,她越来越相信人是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的,她也变得越来越真实了,想哭就哭,不再一个人把眼泪忍回去说着没事儿,想笑就笑,可以和朋友怼来怼去打打闹闹,真的,我感激那个18岁努力选定了方向的她,但更想说的是我有点儿喜欢她,这个19岁零10个月的小冷。
–Leng